资料详情

×
blog-image
  • 国检中心
  • 发表时间:2022-02-18

痛风中医如何科学治疗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患病率逐年增高,并呈年轻化趋势,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但该病目前并不被重视,往往容易延误最佳的诊疗时间,很多患者已经出现了痛风性关节炎、肾功能损伤等并发症才前来就诊。

祖国医学历来强调重视疾病的防治,可根据其病情发生发展特点,将“治未病”即“早期干预”与“整体观”的中医特色相结合,做到未病先防或既病防变。下面,就跟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吴淞医院(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中医医生一起,看看中医治疗痛风的特色与优势吧~

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成年人非同日两次血尿酸>420μmol/L,临床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可沉积于关节、肾脏,刺激血管壁,从而导致关节、心血管、肾脏、脑及代谢方面的损害。例如: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在关节局部形成单钠尿酸盐结晶并沉积,诱发局部炎性反应和组织破坏,临床以关节短时间内突发剧烈的疼痛、红肿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痛风”属于中医学中的“痹证”“历节”,形成的主要是因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嗜食膏粱厚味,日久伤脾,导致脾、肾功能不足,湿热浊邪由内而生;或因肝肾不足,感受风寒湿邪,侵袭关节,气血瘀滞,积久化热,形成痛风。

在《素问·痹论》中亦提到:“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书中认为痛风的病因病机主要为饮食不节,平素嗜食肥甘厚味,长此以往,终致脾胃受损,痰湿内生,湿邪内阻,郁于体内,久而化热,湿热蕴于关节,气血瘀滞,故发为本病。

结合痛风的病因病机,在中医临床治疗时,主要以健脾益肾化浊为基础,结合患者病情特点,采用健脾祛湿、补肾泄浊、清利湿热、活血化瘀等方法进行降尿酸治疗,减少湿浊或瘀浊等病理产物的产生,促进其排泄,从根源上进行干预。

中医治疗痛风具有作用靶点广泛、安全性高的优势。临床研究表明,应用中药口服治疗高尿酸血症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降低尿酸,而且活血、利湿的中药有助于心脑血管、肾脏等靶器官的保护。在急慢性期,各采用不同的治法,分阶段、辨体质、审病因、查证型,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